胃肠道间质瘤(GIST)是一种发生在消化道的罕见肿瘤,它是由神经嵴细胞(Cajal细胞)或其前体细胞发生恶性转化而形成的。GIST的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1.5人,多见于中老年人,男女比例约为1.5:1。GIST的临床表现多样,常见的有腹部不适、腹痛、腹部包块、消化道出血等,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,偶然发现。GIST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或手术活检,结合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。GIST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、靶向药物治疗和放化疗等。
目前,靶向药物治疗是GIST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,尤其是对于不能手术切除或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。靶向药物主要作用于GIST细胞表面或内部的特定分子靶点,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。目前,国内外批准用于GIST治疗的靶向药物有伊马替尼(Glivec)、舒尼替尼(Sutent)、雷洛替尼(Stivarga)和瑞派替尼(Qinlock)等。
其中,瑞派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),它可以同时抑制KIT、PDGFRα、VEGFR2和BRAF等多个与GIST相关的信号通路。瑞派替尼还有一个别名叫LUCIRIPRET50,它是由美国Deciphera Pharmaceuticals公司开发的,在2020年5月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已接受3种或更多种TKI治疗失败或耐药的先进GIST患者,在2020年8月获得欧盟EMA批准用于同样的适应证,在2021年6月获得日本PMDA批准用于治疗已接受2种或更多种TKI治疗失败或耐药的先进GIST患者。瑞派替尼在中国大陆目前还没有上市,但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。

那么,瑞派替尼能治好GIST吗?答案是,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任何一种靶向药物可以完全根治GIST,但是瑞派替尼可以有效延缓GIST的进展,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。这是基于一项名为INVICTUS的三期临床试验的结果。该试验招募了129名已接受3种或更多种TKI治疗失败或耐药的先进GIST患者,随机分为两组,一组接受瑞派替尼治疗,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。结果显示,瑞派替尼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PFS)为6.3个月,而安慰剂治疗组的中位PFS仅为1个月,瑞派替尼治疗组的PFS风险比为0.15,意味着瑞派替尼可以降低85%的GIST进展风险。此外,瑞派替尼治疗组的总体生存期(OS)也显著优于安慰剂治疗组,中位OS分别为15.1个月和6.6个月,OS风险比为0.36,意味着瑞派替尼可以降低64%的死亡风险。瑞派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有脱发、疲劳、恶心、腹泻、肌肉酸痛等,大多数为轻至中度,可耐受。
由于瑞派替尼在中国大陆还没有上市,想要使用这种药物的GIST患者可以寻找国内专业的海外医药咨询机构获得购买渠道,药品直接邮寄到家。有需求的患者可以联系泰必达客服,价格最优惠,安全且快捷。泰必达是一家专业的医药咨询公司,提供海外药品渠道咨询、海外就医咨询、医学顾问服务等。泰必达客服二维码如下,请扫描或点击二维码联系客服。
泰必达原创。发布者:泰健康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taibida.com/meds-info/58530.html
1.请注意,本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,不能代替有资格的医疗专业人士所提供的咨询意见,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或诊断。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获得更多的帮助。本站内容作为纯介绍性信息仅供参考。 2.如有错误请联系客服修正,感谢您的支持和反馈!